石雕是指石雕雕塑廠家利用各種雕刻、雕琢的石頭,創造出具有一定空間的看得見、摸得著的藝術形象,以此來反映社會生活,表達藝術家的審美感受、感情和理想的藝術。石雕是一種造型藝術,是雕、刻、塑三種創作方法的總稱。石雕雕塑廠家常用的石材有花崗巖、大理石、青石、砂巖等,其優美的造型和耐候性可以代代相傳。石雕的文化藝術綜合價值很高。石雕的歷史不僅是藝術史,也是具有豐富文化內涵的歷史,更是一部生動而現實的人類歷史。
石雕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2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中期。在漫長的歷史中,石雕藝術不斷更新和完善,不同時期的石雕種類和風格也有很大變化。唐代雕塑是中國雕塑史上的高峰。以奉先寺為代表的造像氣勢磅礴,豐滿圓潤,強烈體現了唐代風格的特點。其數量、內容和藝術水平都相當豐富,是歷代造像所無法比擬的。明清兩代石雕藝術形式在其建筑中廣泛應用的例子不勝枚舉。比如北京天壇主樓下的基座,白石圓壇,石制構件上雕刻著非常精美的裝飾;安徽鳳陽皇陵、南京明陵、北京十三陵、河北遵化清東陵、河北易縣清西陵等陵墓都保留了大量石刻。
中國石雕分為青石雕刻、大理石雕刻、漢白玉雕刻、滑石雕刻、墨晶石雕刻、彩色石雕、卵石雕刻等。福建惠安的青石雕刻以建筑裝飾和石獅聞名;云南的大理石雕刻圖案像彩色的風景;河北曲陽、北京房山等地的漢白玉雕刻,主要用于宮廷建筑裝飾,如華表、石獅、欄桿等;在明清時期,遼寧海城、山東萊州的滑石雕刻,是小可愛動物的傳統品種;湖南洞口、湖北利川的硯雕,有暗有亮;彩色石雕主要產于浙江青田、湖南壽山、福州和瀏陽;卵石雕刻主要產于蘭州、沈陽等地。
石雕主要用于觀賞、懸掛和收藏石飾品、石窟和懸崖、墓地、宮殿、豪宅和園林、寺廟、神社、石橋、石廟和牌樓、塔、碑、書籍、人物和動物、生活用品、現代城市園林和紀念石雕等。按石雕雕塑廠家制作方法分,有手工雕刻制品,即用鑿子、錘子、鉆頭等手工工具雕刻的制品;半機械化雕刻,即部分手工、部分機械化的石雕;雕刻品的全自動數控加工:噴砂產品,用噴砂雕刻機雕刻;雕刻品的化學蝕刻,就是石雕雕塑廠家通過化學蝕刻液與石材的化學反應來雕刻石材。